仪征市农村产权交易信息服务平台
仪征市农村集体财产智慧监管平台
全文检索   
不负农时不负春 全力抓好粮油生产
发布时间:2025-03-17     浏览次数:     来源:农民日报

河北农垦的田野里,随着气温的回升,冬小麦从休眠状态逐渐恢复生长,叶色由黄逐渐转绿。今年河北农垦的冬小麦长势良好,一、二类壮苗麦田占比达90%以上。

在江西省,赣南地区的早熟油菜已逐渐进入盛花期,金黄色的花海逐步铺陈开来,大部分中熟油菜也开始抽薹现蕾。清沟理墒、杂草防控、控旺促弱……农垦职工纷纷深入田间地头,将田间管理措施落实落地。

春耕春管正当时,不负农时不负春。近日,农业农村部农垦局召开农垦春季农业生产视频调度会(以下简称春耕调度会),分析当前生产形势,部署春季田管和春耕备耕等春季农业生产工作,系统安排今年两大行动重点任务,力争为今年农垦农业生产开好局、起好步。

全力以赴稳定粮食生产,巩固大豆油料扩种成果,确保粮食种植面积稳定、油料种植面积只增不减”“把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摆在更加突出位置,统筹推动社会化服务向全链条、多领域拓展,推进两大行动(农垦粮油等主要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和农垦社会化服务+地方行动)扩面提质,力争农垦粮食产量在800亿斤以上,社会化服务规模和质量进一步提升”——会议提出了今年农垦粮油和重要农产品生产工作目标,号召各垦区全力以赴,为夺取全国全年粮食丰产丰收做出农垦贡献。

图为宁夏农垦前进农场正在开展联合整地作业。 陈晨 摄

不折不扣落实粮油生产任务

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是农垦的主责主业和职责使命。今年是十四五收官之年,夺取全年粮食丰产丰收,对实现全年经济发展目标意义重大。春季伊始,各垦区将省委、省政府下达的粮油种植任务不折不扣地分解并落实到农场、田块,压紧压实责任,确保种植面积稳定。

以北大荒集团为例,粮食作物和大豆种植计划已逐级分解到户到田,工作责任落实到农(牧)场。北大荒集团建立起粮食和大豆生产工作台账,地块面积、实施主体、地理位置、种植作物等信息一目了然。

当下,化肥、农药、柴油、农膜、种子等农资正逐步到位。截至2月底,备耕资金筹措已完成90.35%,预计3月末,各类春耕机具将全部检修完毕并达作业状态。去年冬天,集团变冬闲冬忙,举办能力提升、数字农业、智能农机等各类培训308次,共培训2万余人次。北大荒集团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集团的备春耕工作正在有条不紊地推进。

一年之计在于春。抓好春季农业生产,为全年农业生产开个好头。

春耕调度会指出,粮油主产垦区要进一步优化结构布局,挖掘耕地潜力、加快建立科学轮作制度,减少重迎茬,力争粮油种植面积稳定,大豆油料种植面积稳中有增。春油菜主产垦区要通过轮作倒茬等方式进一步挖掘春油菜扩种潜力。其他垦区要因地制宜发展花生、向日葵、芝麻等油料作物。

扩种大豆油料,重在发挥好头雁效应。内蒙古自治区农牧厅相关处室负责人介绍,全区97个农牧场计划总播种面积985万亩,其中大豆185.68万亩、油料作物158.23万亩。今年,江苏农垦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计划面积为12万亩。据农情调度,江西农垦2024年冬天已种植冬油菜18万亩,春播意向种植大豆3.8万亩,基本保持稳定。

全方位挖掘增产潜能

2024年,两大行动持续深入推进,农垦全年粮食总产量首次突破800亿斤;面向地方开展农业社会化服务超过1亿亩次。

两大行动实施两年来,农垦系统抓粮油生产和重要农产品保供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一步提高,农垦系统建立的生产管理体系得到进一步完善,先进适用生产技术得到进一步推广应用,标准高效的管理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为推进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建设提供了组织保障和技术保障。

打铁还需自身硬。农垦要稳步提升自身单产水平,才能树立样板、做好示范。

2024年,安徽农垦集团提升单产的举措之一,就是针对小麦生产的薄弱环节和产量限制因素,优化各生产单位的小麦秋种生产技术方案,推行轻简化种植技术,实现灭茬、旋耕、施肥、播种、镇压一次性完成。比起传统播种模式,采用轻简化种植技术的小麦苗提前7天出苗,今年落实小麦轻简化种植面积占比50%,苗情好于去年同期。安徽农垦有关负责人表示。今年以来,安徽农垦强化技术服务支撑,印发《2024—2025年度小麦生产技术方案》《机插水稻两优一增生产技术模式》《安徽农垦农机标准化作业指导意见》,举办了全系统农业生产管理及技术培训班,集成农业生产、农资集采、农机调度、农业装备、粮食统销、社会化服务等六大管理系统的数据平台上线运行,集团农业生产管理水平和技术创新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春耕调度会强调,农垦应重点围绕大豆、玉米、水稻、小麦、油菜,推进良田良种良机良法融合,全环节、全过程、全要素挖掘单产潜力,促进大面积均衡增产,建设现代农业大基地。

良田上,切实加快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良种上,加快选用和大面积推广高油高产大豆、耐密宜机收玉米、高产优质稳产多抗小麦和水稻、高产高油宜机收油菜等优良品种,发挥企业产学研协同创新优势,加快探索以标准引领新品种选育;良机上,推动农机农艺进一步融合,以农机带动技术到位率进一步提升;良法上,以农垦粮油作物20项高产高效技术为重点,大面积推广大豆宽台大垄匀密、水肥一体化、水稻育秧工厂、种子丸粒化等一批技术措施,加快高产高效技术模式推广应用和熟化创新,加快推动优良品种、先进适用技术及装备集成配套和大面积落地应用。今年,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仍是农垦粮食生产的关键举措。

大型农机跨垦区作业工作受到春耕调度会的特别关注。2023年以来,大型农机跨垦区作业已从季节性、零散性对接向长期性、规模化合作转变。春耕调度会强调,农业农村部农垦局将进一步建立健全大型农机跨垦区作业供需对接机制和农机手跨垦区调度机制,提高大型农机全年使用效率,真正释放农垦大型农机高效作业优势。

持续推进农垦社会化服务

带动地方提单产、增效益,加快推进农垦社会化服务+地方行动,不仅是农垦履行职责使命的重要发力点,还是农垦拓展发展空间和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所在。

2024年,江苏农垦集团积极实施农垦社会化服务+地方行动,下属苏垦农服化肥供应量占江苏省1/6,社会化服务面积超过1500万亩次,在江苏省616个县域稳步推动一体化全农服务,覆盖麦稻生产130万亩次。

下一步,我们将抓好源头采购,扩大询比价范围与农药竞争性谈判覆盖面,拓宽供应渠道,加大与头部供应厂商的战略合作。聚焦全农服务,选优配强县域中心管理团队,抓好战略落地。聚焦合规发展,抓好风险管控。江苏农垦相关负责人说。

要充分发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农垦带动作用,今年的全国春季田管暨春耕备耕工作视频会议对此专门强调。农垦社会化服务+地方行动已成为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的一项重要工作。

如何进一步扩大社会化服务规模,拓展服务形式,创新服务模式,提升服务质量,切实发挥农垦国家队辐射带动作用?

与会专家表示,要打造社会化服务样板田,从点带面、逐步推进,有序扩大服务规模,真正种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帮着农民赚,防止简单依靠政府流转土地、挤压和排斥农户的做法;加快培育农垦区域农机服务中心和农业应急救灾中心培育,以此为平台发展社会化服务和开展应急救灾,发挥农垦系统在地方农业发展中的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创新社会化服务形式,以生产资料供应和农产品加工、收购推动社会化服务由产中向产前产后延伸,提升全产业链服务水平;统筹各方关系,兼顾各方利益,建立长期稳定的垦地合作机制,以及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各方认可的利益联结机制,农垦社会化服务方可行稳致远。